旁听议政,不论弘历的目的是什么,都足以在永璂心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跪在下首的王亶望,根本不敢抬眼看向皇帝。弘历看着他佝偻的背,心下怆然,他喑哑的声音,听起来悠远而绵长:“王亶望,前任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如今你的父亲已经告老,在朕的印象里,你和那些读了一肚子书,却不会办事的官员不同,你是实**型的,朕有什么事情,交待给你,就必定能办妥,因此朕一直以来都格外看重你。”

弘历在说这番话时,永璂一直打量着王亶望,见他浑身颤抖,显然情绪也激动起来。

话说了一半,弘历的嗓音陡然拔高:“从甘肃布政使到浙江巡抚,你摸着良心问问,朕何曾亏待过你?每年那么多的养廉银,难道还不够你花么,为什么要去贪呢?”

弘历问了话,又等了片刻,见王亶望还是没有开口的打算,便怒吼道:“你说话呀,哑巴了?”弘历许是真的气急了,他拿过?*系闹秸颍就冲王亶望身上砸;

王亶望抬起头,永璂这才发现,他早已泪流满面,脏兮兮的脸上,胡子粘成一络一络的,他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一字一句道:“皇上对臣,恩重如山,只是这天下间,又有谁会嫌银子多呢?皇上,容罪臣说句不中听的话,水清则无鱼,这官场,就是个大泥潭,咱们就是那泥潭里的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小鱼如果不一面尽快把自己吃大,一面给大鱼提供吃食,那它自己很快就会变成大鱼的盘中餐。”

永璂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比喻,他抬头去看皇帝,见他脸色前所未有地阴沉,心下一阵忐忑。

王亶望许是知道了,自己横竖是个死,说话便越发地肆无忌惮起来:“皇上,您知道么,我们这些官啊,没有一个不羡慕和大人的,他常年待在您的身边,备受荣宠,就是到了地方,也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难为他,因为皇上,您的恩宠就是和大人的保护罩,也就是那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到不被官场的规则吞没吧,可是罪臣有的时候也会想,和大人难道就不担心,有一天君恩不再么,难道就真的不会对那些银子动心思,为自己留条后路么?”

☆、第八十六章

弘历怔住了,电光石火间,他隐约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王亶望的一番说辞,让他忽然明白了,为何上一世的和珅,会在得势时大肆敛财,也许就是因为惧怕,君恩不再的那一天。

弘历又想到了申禾,那个温和从容的男人,从最初的棱角分明,到如今的圆融通透,在外人眼中,他似乎是变了。然而只有弘历知道,申禾,还是那个申禾,他的爱,**净而纯粹,像一汪清泉,在不知不觉间浸润人心。

弘历回想起男人的答案:“这世间,远有比银子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去追求和守护。”心中的沉郁便消散了些,他直视着王亶望,冷笑道:“朕护他,是因为他值得。”

王亶望一怔,显然没料到弘历会这样说,一时间将头埋得更低了。弘历在一片静默中逐渐回过味来,是王亶望的话让他意识到,水清则无鱼,是如今官场的普遍情形。官官相护,牵连巴结,官僚体系的内部已经开始腐烂化脓了。他望着桌上的玉玺,心中猛得一颤,在世宗手里还好端端的江山,到了他的手里,苦心经营这么些年,竟然变成了一个烂摊子?那自己这些年,忙忙碌碌究竟为了什么?

从永璂的角度看过去,他看到父皇脸上,出现了一种以往从未见过的表情,不是愤怒,不是压抑,而是实实在在的难过。正讶异间,弘历的眼神却忽然朝他看了过来,他听见弘历问道:“永璂,你说甘肃一省,官员都烂到了根子里,那旁的省份,是不是也如甘肃一般的情形?”

弘历一问这话,永璂便明白了皇帝在担忧些什么,他温声道:“皇阿玛,儿臣以为贪墨之事,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还是看人。”

弘历蹙眉道:“说说看。”

永璂开始在心里筹备措辞,他缓缓道:“皇阿玛还记得东巡之时的保定知府周元理么?周元理治下的保定府,百姓安居乐业,就连修行宫,筑栈道的人力物力,也是以工代赈得来的。可见并不是所有官吏,都有贪墨的行迹。”见弘历颔首,永璂继续道:“况且贪墨一举,自古以来发生在盛世较多,因此儿臣以为,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纵贪,不治贪。”

弘历有些吃惊,永璂比他想象中,还要成熟机敏得多,弘历将目光转回到王亶望身上,见他已经快把头埋到地上去了,便沉声道:“王亶望,你口口声声说贪墨之举无可奈何,可朕不是没有给过你机会,从阿桂启程到甘肃查案,少说也有大半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里,身为浙江巡抚的你,明明可以将实情说出,可你并没有。朕看你不是贪得无可奈何,而是贪得乐在其中!”

王亶望被押下去了,殿中又剩下了两父子,弘历看了一眼垂首立在台阶下的永璂,朝他招手道:“近前来,想来朕有许久没有考过你功课了。”

永璂抬起头,眼中猛然迸发出了惊喜的光彩。弘历看在眼里,却莫名地有些心酸,自己是真地将这个儿子忽略得太久了。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0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