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的动静。

和珅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他缓步上台,眼波流转间隐约能看清对岸的众人。太后似乎也觉得隔着这么段距离很新奇,含笑着对弘历耳语道:“这个三庆班,还挺神秘,说什么第一出戏是个惊喜,哀家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说话间,台上的人已经开唱了:“什么人……胆敢阻拦御驾。”“民女本随夫居山东,夫君一介刀笔吏。怎料那官大人,丧尽天良忘律条,索取无度滥私刑。夫君抵死不缴贿,却被那狗官生生打死于公堂。可怜一方父母官,爱民如子贫如洗,一夕之间成冤魂,天理昭昭何处寻。”

和珅唱腔柔和婉转,如泣如诉,太后听着就抹起了眼泪:“这孩子,怪可怜的。”

弘历却瞧着戏台上的人,总觉得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弘历四下望了望,众人都被这出新编的戏吸引住了:有的正摇头晃脑地哼哼;有的一下下打着拍子;有的眯着眼假寐。一切如常的表象下,弘历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和珅,和珅在做什么呢?一个突兀的想法突然闯入弘历的脑海中,他在人群中搜寻这和珅的身影,往日那个熟悉的身影却寻了一圈也不见。

台上的旦角儿正向皇帝唱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珅上了妆的面容明明被湖面氤氲的雾气掩去了大半,弘历却在那束含情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时,福至心灵地有了个大胆的猜想:那个不在群臣中的人,此刻正站在戏台上打量着众生百态。”

当真是胆大包天,可即便在心里将和珅鞭挞了千百遍,弘历也没有在人前流露出一丝异样的神色。

他默默地听着接下去的戏码,那旦角的动作要领倒是学得仔细,手藏在袖中,一举一动都挑不出毛病。坐在皇帝右侧的乌喇那拉氏,瞧见弘历无比专注地盯着戏台子,望向和珅的目光顿时不善起来。水葱似的手将帕子绞成了一团,在她身旁的一位嫔妃悄声劝慰道:“任他模样再俊也好,都是个男的。我还从未见过,皇上对一个男的感兴趣,娘娘大可放宽心。”

台上的正旦言辞恳切,催人泪下,终于打动了轿中的帝王。只听帝王问道:“你可有心愿?朕可替你实现一个心愿。”

正旦的声音陡然拔高,听起来分外凄厉。他以袖掩面,啜泣道:“民女不作他想,这心愿除了国泰,便是民安。”轿中的帝王复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台上的正旦已泣不成声:“除了国泰,便是民安。唯有国泰民安,方能告慰亡夫在天之灵。”

一出戏至此作结,老佛爷心下动容,慨叹道:“难为一介弱女子,能有这样的眼界和心胸。这一出《国泰民安》不写痴男怨女,却也别有一番情致。唱戏的角儿虽然火候不足,模样倒是俊俏。”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