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重生耽美 > 九幽[重生] > 分卷阅读91

煌。

司若站出来为司荣撑腰之后,不但当时的承恩公沈风华退避三舍,连刚坐稳皇位的太/祖皇帝陈庆炎都不敢直接对抗司氏。

开国皇帝没有深究司若的身份,一来是因为那时才奠定国基,不欲使刚稳定的国朝动荡,加之又不是他儿子弯了,便不想再掺和进去,后来甚至还在司若拿着司氏嫡系的身份令牌找他的时候,开国皇帝甚至还赐婚给了沈英豪和司荣。

等司荣跟沈英豪的事儿彻底定下来了,司若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事儿,他一开始只想找回司氏的颜面,不曾想他的所作所为给司荣助长了气焰,以至于借此机会直接跟沈英豪定下了婚约。

这个时候司若哪里敢把他的所作所为传回家族?

司若虽然出身司氏,却是个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的家伙,被司荣三言两语的蛊惑了,竟然不劝司荣回去,反倒生出了留在外面的心思。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司氏其他出来历练的子弟得知了司若和司荣的事儿,传回了司氏,司氏派人出家族驻地,寻司若司荣回去。

司荣自己脱离了家族,一定要与沈英豪在一起。

而司若被司荣洗脑,居然也不想回家族,最后被列数几大过错,被逐出了家族。

司荣脱离家族之后就跟沈英豪过起了小日子,根本不知道堂弟被他洗脑之后,也脑残的要留在外面,结果司荣不知道司若跟他一样被逐出家族,随着时间推移,沈英豪过继了嫡亲兄长的嫡次子之后,更是过起了教养孩子的日子,更少出门了,加之司若又特意掩盖自己的行踪,司荣居然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这位嫡亲的堂弟在外过的很凄凉。

司若后来成婚,娶得是个教书先生的女儿,虽然及不上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但好歹识字明理。

有了孩子之后,司若将自己的身世告知自己的孩子,担心以后若他不在了,也可让他们想法子回家族或者去找承恩公府司荣那一脉的人帮帮忙。

身世之说虽然一直都没断,可司若这一脉却没有一个后代选择回司氏或者去找承恩公府接济,随着时间推移,哪怕司荣有子嗣,可血脉却是长房过继来的,跟司玉这一脉却是没什么关系,就算名义上,到了如今也是关系甚远了,司玉虽然知道祖上跟承恩公府的一些旧事,可他又不是傻子,当年那事儿想也知道是他高祖父胡乱掺和了一脚,结果弄巧成拙,估计承恩公府一点都不欢迎他。

所以直到现在,司玉哪怕要被纨绔子弟当街打死了,也没道出自己的身世。

如此难以启齿的身世,司玉哪里肯说?

陈曦有些意外司玉死鸭子嘴硬的姿态,他能感觉到司玉动摇了,但却一直不肯说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司玉虽然知道陈曦的来意,但他高祖父的事儿,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尤其他觉得陈曦可能忌惮司氏这样的隐世家族,没准还存了灭掉的想法。

司玉虽然不曾在司氏本家长大,他们这一脉也早就被逐出家族,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但他心里迈不过去这个坎儿,他毕竟姓司,做不出毁了司氏的事儿来。

没有司氏的栽培,哪里有他高祖父?没有高祖父又如何来的他?

“司玉,你是不是担心我对司氏有恶意?”司玉年纪比陈曦还小,陈曦本就不是个真正的十八岁少年,而是个有几世记忆的老怪物,哪里会看不出司玉在担忧什么。

司玉闻言表情讪讪,心中对陈曦更是敬畏几分,他清楚自己的那些小心思是瞒不住陈曦的。

他在承恩公府住了二十多天,承恩公府是陈曦的外家,多是对陈曦崇拜之人,司玉几乎每日从早到晚都听到陈曦这几年的光荣事迹,若说之前他对这个把他从绵州带回来的太子了解不多,现在却是对其十分推崇,因为太子陈曦确实是个明理正义的储君,若陈曦登基,绝对能开创大庆的盛世。

只可惜司玉和很多人都不知道,陈曦压根没想登基,而且一直致力让庆仁帝册封他儿子陈兰为皇太孙。

皇太孙历史上就没出现多少,毕竟就算皇太子死了,皇上也可以另立太子,根本无需考虑孙子。所以历史上,出现的皇太孙案例并不多,本朝更是从未出现过皇太孙,有皇太子身故的先例,但大庆朝历代几位帝王都会另立太子,并不会将目光放在太子的儿子身上。

到了本朝,如果陈曦死亡,庆仁帝当然会毫不犹豫的册封陈曦的儿子陈兰为皇太孙,但现在陈曦想让庆仁帝册封陈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细数大庆朝之前的朝代,皇太孙的出现都是因为太子病弱将死或是已死,庆仁帝虽然得知现在的陈曦身体里装着的灵魂不是他的儿子,但这个身体却是他的儿子,这不能否认,庆仁帝再怎么样都不会在陈曦还在的时候册封陈兰,这跟咒陈曦去死有何分别?

司玉对陈曦又敬又怕,思来想去,还是撑不住开了口,“殿下,草民确有亲人,不过亲属关系已经淡了……”

“无妨,孤可以送你回本家。”陈曦道。

闻言,司玉更加肯定陈曦已经知道他的身世了,他叹了口气,不想再绕弯子,苦笑着对陈曦道,“太子殿下是否早已知晓草民的身世?”

见司玉开门见山,陈曦也不兜圈子了,含笑道,“确实早已经知道了,不过也只是猜测,现在看来,孤的猜测是真的。”

“太子殿下可否告知,对司氏的想法?”司玉斟酌着用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9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