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重生耽美 > 儒道至圣 > _分节阅读_1205
天,且不说那时候方运是否还是总督,就算是,也不可能去庆国抓人。更何况,万一方运今日输掉,左相党必然会弹劾,方运只能辞去两州总督之位。葛百万和庆江商行真是把什么都算计到了。”

“不好,你们快去论榜,谷君竟然与庆君联袂而来,已经抵达五十里外!”

“什么?”

方运昔日的同窗各个面色剧变,两位君主前来,那几乎代表两国的力量一起压到方运身上,两州总督可比不上两位国君。

众人急忙手持官印去看论榜,发现有读书人发文说,站在东城门外看到庆国国君与谷国国君的两支仪仗队,由五十里外缓缓向巴陵城前行,上空整整有六位紫衣大儒警戒,大学士超过三十,翰林与进士已经数不过来,已经超过千人。

随后,那人又在下面的回复说,两国国君的仪仗队在最前面,在两国国君的帝辇后面,还有宗家家主、翁家家主和司马家家主三位家主的马车。

许多读书人都被这个场面震撼,圣院召集这些国君家主很寻常,但一个文会之中,这么多国君与家主齐到,已经多年未见,更何况,其他家主或国君也有可能抵达巴陵。

半刻钟后,有人在论榜发文,陈圣世家、张衡世家、公羊世家、崔圣世家和班固世家等景国五大世家家主联袂从京城出发,大概会稍晚于庆君抵达岳阳楼。

很快有人发文,韩非子世家、商鞅世家和李悝世家也已经出发,其中韩非子世家家主亲自带队,其余两家则派出大儒前来。

不多时,医圣世家、华佗世家、祖冲之世家、郦道元世家和刘向世家等各家皆派大儒前来。

位于巴陵城各处的读书人纷纷在论榜上发布文章,传递消息。

看着论榜上的消息满天飞,没有前往巴陵城的许多读书人唉声叹气,早知道此次文会竟然如此盛大,即便是有所不便,也应该前往,就算是孔城的中秋文会,也不可能有如此盛大,尤其在圣墟崩塌后,孔城的中秋文会一年不如一年。

各家家主大都错开时间,不可能赶到一起让方运迎接。

庆国离象州最早,也最先抵达巴陵城范围。

巴陵城的上空蓝如美玉,晶莹剔透,秋日虽烈,但有秋风吹拂,气候宜人。

岳阳楼在巴陵城的西城,但此刻东城却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

从高空看去,可见无论是城内的居民还是从海眼上岸的百万宾客,都开始向东城前行。

去东城的人太多,以致于官兵衙役不得不疏导并规劝,但来这里的人大都是为了看热闹,岂能错过方运与两国国君三家家主相见的场面。

东城的城墙头,已经挤满了象州百姓和最早抵达的来宾,他们探着头向城墙外望去,就见官道的远方彩旗招展,马车与骑兵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

(。)

第1704章 又见庆君

本书籍由 .q520./ 提供下载

东城墙外,人群密如鱼群,熙熙攘攘,生生把秋天挤成夏天,那些体弱的人明明没怎么走动,却被人去挤得走来走去,出了一身汗。

若非官道两侧有重兵把守,两侧的百姓和读书人早就把道路堵上,即便这样,还不时有人被挤到道路上。

那些士兵直皱眉头,那么多人的交谈吵闹声简直如沸水翻腾,脑袋都要炸了。

李繁铭等人早早站在东城城墙上,望着北侧如白练的长江,又看了看蓝天绿野间那条土色的道路,盯着那连绵不断的车队逐渐靠近。

车队到十里外停了下来,州牧董文丛与礼司司正聂长举等人迎接。

按理说,十里外只需要少数官员先行迎接,但聂长举带着大批的象州庆官迎接庆君,并与庆国的官员热情交谈,远比跟董文丛更像一家人。

董文丛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规规矩矩迎接。

不远处各国的读书人直皱眉头,那些象州的庆官个个跟见到亲人一般,有些人甚至能用奴颜婢膝来形容,如同哈巴狗一样。

李繁铭叹息道:“我终于明白方运在象州遇到何等阻力,也终于明白象州为何分庆官与景官。有这种官员在,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姚知府道:“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仅看百姓的凝聚力,更要看官员的心志。身为本国官员都不想增强本国,一味羡慕外人,称赞他国,那说明这个国家只有从上到下来一次大革新,才能快速根除这种现象。当然,就目前景国的情况看,随着国力渐渐提升,等年轻且更有信心的一代换掉那些迂腐愚昧的老官僚,换掉那些沉浸在屈辱中无法继续迈步的废物,也能达到大革新的效果。向强者低头,但并不屈服,才是真正的人族。”

“问题在于,景国是否能撑到那一天,妖蛮不会给景国这个机会,庆国不会给景国这个机会,柳山也不会给景国这个机会,那位同样不可能允许谁阻挠他的圣道、他的亚圣之路。”

“只能看天,或者……看方运了。”姚知府叹息道。

“你们看,庆江商行迎庆君的队伍已经出了城门。不得不说,庆君写得一手好字,几近三境。‘端木遗风’四个字,有大家之风。”

“那方‘积善天子’的私印也是他亲手所治,有名家风范。至于庆江商行,除却葛百万,余者皆为小丑,庸庸碌碌,不堪大用。”李繁铭毫不客气抨击方运的敌人。

“方虚圣此刻大概已经从州衙出发,他的私兵也应该早就从京城抵达巴陵,三方汇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1205--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