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膳。

却说海澜来到养心殿前殿,正看见肖桂子沉着脸守在门口,他看见海澜来了,顿时脸上有了喜色,紧走几步迎上前来给海澜行了打千礼说道:“奴才恭迎皇后娘娘。”

海澜问道:“皇上还在看书?”

“是啊!皇上根本没有出这间屋子,就连午膳都没吃!礼部的侍郎鄂泰还来询问皇上,要给三格格……不,是给三公主一个什么封号……”

海澜点点头说道:“本宫进去看看吧!”她推开这间书房的门,屋子里的摆设还跟以前一模一样,胤禛坐在沙发上正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

海澜几步走到他的跟前,伸出手挡住了他的视线,胤禛恼怒的抬起头来,一看竟然是海澜,他便把书放下了,问道:“海澜,你怎么过来了?”

“请问皇上,你昨晚上没怎么休息,一大早又亲自去了天坛为我祈福,中午连午膳也没用,现在都到了晚膳时间了,难道皇上是铁打的不成?可以不吃不睡一口气把这些书看完吗?”

胤禛一阵无言,半晌说道:“行!朕这就跟你一起用膳去!”

两个人一起用了晚膳,海澜看出胤禛的神色有异,知道他在书房里看了一天的书,也许知道了一些历史了,有的时候,提前知道一些事儿,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儿。而且有些事儿还需要他独自慢慢的消化,别人怎么安慰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就算自己想要安慰也无从安慰,还是继续装作不知道为妙。

德太妃被贬的事儿,海澜怕胤禛晚上睡不好,便也没有提起。次日胤禛早早的去上早朝,早朝回来就一言不发,海澜把德太妃的事儿说了,只是叹息了一声,再没有说别的,可见他这是知道了。

海澜猜测,胤禛可能是看到了书上记载的、他登基后德妃娘娘大闹的那一段了,难道就为了这个心寒了?或者他早就心寒了吧?

东暖阁里,夫妻两个默默的坐着,哪知道呆了没一会儿,裕妃年氏、懋嫔宋氏、宁嫔武氏、和齐嫔李氏都来了,一起给皇上和海澜请安,同时来的还有弘时的福晋栋鄂氏。

几个人本来是向皇上卖好的,此刻见皇上阴郁的面孔坐着,都吓了一跳,也不敢说什么了。海澜说道:“本宫没有那么多规矩,日后你们不用天天过来请安,这样吧!每月就订下来初一、十五到东暖阁来吧!”

好不容易把这几个女人打发走,胤禛便跟海澜提起,要封倾心为固伦长公主,又打算再收养几个女儿,其中收养怡贤亲王允详四嫡女为养女,就交给皇后海澜亲自抚养;收废太子、理密亲王亲王允仍六女为养女,有宁嫔武氏抚养,收庄亲王允禄嫡女为养女,有懋嫔抚养,如此一来,一直没有孩子的宁嫔和懋嫔,都有了女儿。

海澜知道胤禛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日后与蒙古和亲做准备,倾心以后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她嫁到蒙古去吧?虽然她才十二岁,现在担心还早,不过海澜的心里已经开始了隐隐的不安了……

就在雍正帝登基的第五天,倭国传来消息,国内局势不稳,皇帝下了旨意,着倭国王允禵即刻回程,原高丽王胤禩,最擅长处理外交事务,由皇上钦命为总理大臣,远赴倭国总理内政……

雍正元年五月,在恒寿斋修行仅仅两个月的乌雅氏,在伤心失望中病逝,这位叱咤后宫几十年之久的皇妃,享年六十四岁。这一点倒是跟历史上所载的一样……

是年六月,京城暑热,胤禛并未像以往的康熙皇上那样往热河避暑,而是下令大修圆明园,定圆明园为行宫,海澜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除了因为要节省国库开支之外,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圆明园。

后世的圆明园之所以成为万园之园,难道全是因为自己吗?海澜不时就有这样的疑惑,雍正元年的夏日,不知不觉的过去。

转眼间,到了八月天,天气不复前些时日的炎热,虽说晌午时分仍是暑气蒸人,但是到了傍晚,徐徐的凉风吹起,还是让人倍感凉爽舒服。

这一天海澜慵懒的在躺椅上逗着收养来的、怡贤亲王允详的四嫡女,小名叫做惜玉的小丫头,倾心在一旁吃味道:“皇额娘,你怎么这么偏心?女儿小时候你都没有这么哄过人家!”

村儿、凌风听了,脸上都露出笑意,远处天边的火烧云还在淡青色的天际盘旋,红彤彤的一片霞光,映得红墙碧瓦的紫禁城更加耀眼夺目……

海澜看着天边的云霞,若有所思的说道:“倾心,你一直呆在这紫禁城里,难道都不厌烦吗?”

第313章 温馨之夜

倾心对皇额娘有感而发的话,还是很上心,她看见村儿姑姑和凌风姑姑在皇额娘身侧,便没有说什么,只等着用过了晚膳,趁着海澜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倾心这才问道:“皇额娘,您今天对女儿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海澜反问道:“你觉得呢?”

倾心凑到海澜跟前,抱着海澜的胳膊说道:“皇额娘,您可是女儿的亲额娘,不能跟女儿说话藏着掖着的!”

海澜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咱们满人家的女儿,在娘家一向都是很尊贵的,就盼着女儿能嫁到皇家,一家子也都跟着有殊荣,倒是皇家的女儿不值钱,要送到塞外去和亲,你今年都十二岁了,皇额娘能不担心吗?”

倾心红了脸,半晌说道:“皇额娘,皇阿玛那么疼你,您就不能求求皇阿玛……”

“你说的轻巧,如今你皇阿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190--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