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言情总裁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96节
廷里虽然有正规发行的嘉靖通宝,但是基本上都流入了皇族宗室,前后流通不过方圆两千里,到了山东那边都已经是银钱杂用了。

虞璁听完了大致的情况,忽然明白了一个事情。

历史上的明王朝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是靠昔日的底蕴吊着一口气了。

“黄公公,上茶。”

他沉默地喝完一盏茶,半晌都没有开口。

很多问题的背后,在最深层次里,都是经济问题。

大明朝哪怕连着三代都是穿越者执掌,都未必能建立所谓的民主制度,因为经济基础根本不够,该萌芽该发展的统统都没有。

任何超前的意识,都需要经济的积淀和支撑。

听了戚灵的这一番陈述,再结合自己从前看书时了解到的一些问题,他的后背竟涔涔的冒出冷汗来。

得亏自己闲了下来,开始c,ao心这方面的问题。

土地兼并哪怕解决了,如果不关心这根本的经济情况,也等于是治标不治本啊。

首先,晚明中国在展开对外贸易的时候,出现了大规模的净输出,和白银的净流入。

虽然海禁是没怎么开,可是没落的明王朝为了能抵御努尔哈赤的凶猛攻势,一直举国之力去找葡萄牙人买红夷大炮,动辄投入几十万甚至百万。

在这个档口上,很多非贸易往来的白银也从国外不断流入,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货币在不断增加,同时社会资源和产品又因为战乱在疯狂减少,国内的通货膨胀就越发难以控制。

通货膨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资本主义萌芽的收割。

小生产者和农耕者在这一过程中无力承受高额的物价,纷纷卖身为奴,又或者破产后成为流民。

而那些工商特权利益者因为拥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加速了更多小生产者的灭亡。

要知道,当初的嘉靖万历期间,藩王宗亲之乱没有被重视和解决,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盐铁矿林的实业被把控占领。

哪怕自然经济竭力调和,也无济于事。

不统一货币,不调节经济,只会加重民间无形的负担。

由于皇上半晌没有说话,偌大的乾清殿陷入了寂静之中。

虞璁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叫王阳明和杨镇江过来。”

黄公公被这压抑的感觉憋得喘不过气来,忙不迭行了个礼,去找杨首辅过来救场。

这二人负责了如今的税制改革,可以说是最合适的顾问了。

虽然之前是自己想岔了,这文科生才是学税务经济、工商管理的。

但是自己对这些东西,完全都一知半解,只能靠对历史的了解来强行逆推。

杨一清一进乾清殿,就看见陛下眉头紧锁,心想许久都没来这一出了。

王阳明随后也匆匆赶到,路上就听黄公公说了大概,心里有了点底。

虞璁又喝了半盏茶,压抑着火气跟他们把事情大概说了说。

“陛下,且勿多虑。”杨一清心知小年轻容易着急上火,只笑着道:“包税之制已经废了半年,如今一切都在好转之中。”

“包税?”虞璁怔了下,往前倾了倾身子,纳闷道:“这两个事情有什么关系?”

“万岁,是这样的。”王阳明与杨一清对视了一眼,笑道:“这包税,乃沿袭了元朝‘扑买’制,乃祸国害民的一大难题。”

原来在旧有的社会制度里,国家为了得到稳定的税收,就把税收这件事情给下放,送予富豪私商来进行承包。

这样虽然政府每年无论灾涝都能得到稳定的收入,可百姓就等于被变相的双重剥削。

在嘉靖七年末到嘉靖九年中旬,这个阶段里王杨二人被虞璁有意放权,直接大刀阔斧的废掉了原有的包税制,改换成由政府收税,征银多少都同归回京。

只要朝廷不贪,百姓就多一条活路,福泽便又绵长了不知道多少年。

虞璁听到这话,就感觉被两个老头儿喂了颗定心丹一样,总算把气喘匀了些。

“那么,依两位大人所见,如今若想要调整改革此事,又应当如何?”

王守仁看了眼那平静如初的戚灵,不紧不慢道:“戚大使所言不假,当今需要调控金银流入,不仅是钱币通行之改革,更应该规范金银流通,不可扼杀亦不可放纵。”

虞璁略点了点头,心想中央银行确实要成立一个,不仅要调整嘉靖通宝的铸币流通数量,还要用这件事带动全国的商品和货币流通。

之所以杨一清和王守仁敢做这么多,在于他们清晰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今圣上与从前那几位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没有私心。

-2-

皇帝既是一国之主,又是一国之君。

过去有好几位万岁爷都横取豪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骄奢 y- in 逸而已。


状态提示:第9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