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虐心耽美 > 鬼市扎纸铺 > 第181章 玉碹
看这里。”

孟老鬼拿过玉,用手指了指玉边沿的泥印子。

“你们。”秦戈拿过玉,找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眉头紧皱。

“秦先生,你号称是古玉的专家,难道没听说过玉碹这种东西?”孟老鬼无精打采的问道。

“玉碹?”秦戈满目怀疑,把玉拿到窗口,映着太阳光看了又看。

“高明。”秦戈喃喃道,这块玉为不规则的圆方形状,大小与烟盒差不多,但仅有烟盒的三分之一厚,显然以前是一块整玉,而后被做成玉碹的。

所谓玉碹,便是在整块玉的侧面开一道很细的缝隙,然后用特殊的工具研磨到玉的内部,并在不可视的条件下在玉的内部雕刻上一层薄薄的画面或字,然后用玉粉填回缝隙,最后用特殊材料封口,表面上看,这还是一块美玉,而侧面的缝隙,很可能就被忽视成了日久的泥渍。这种绝技始于春秋,相传绝于唐末。

“这里面写了些什么?”

“这问题得你自己回答,我们对古代玉器没有研究!”这孟老鬼誓死与秦戈干上了。

之所以连秦戈都没看出来这块玉其实是玉碹,就是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冷门了,根据茅山笔录记载,中国第一个玉碹出现在战国,最初是作为一种工艺品的形式存在的,到汉末战乱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递秘密情报的方式,由于每次制作玉碹都属于机密军事情报,所以一位“碹匠”被利用过一段时间后便会被秘密处死,后来一些掌握“碹技”的人被迫隐姓埋名,直至大唐盛世,这一绝技才又重现江湖,唐朝宫廷被这一销声匿迹已久的绝技所折服,便将这种绝技纳为宫廷御用,有了宫廷的优厚待遇,这些匠人们便开始仅将这种秘技传于自家后代,且传男不传女,以避免外人抢自己的饭碗,这最终也导致了这门绝学的失传。

在“碹术”得到贵族追捧的唐朝,茅山教的高人曾经结合众阁祖师发明的殄文发明了以玉碹为载体的“引魂法(中国农村,常有小孩子容易丢魂这么一说,有些孩子在没经历任何外界打击的情况下,忽然失去知觉人事不省,但脉搏、呼吸都正常,此时家里人便会认为孩子丢了魂,一般情况下请个巫婆神汉招魂即可治愈,但也有些孩子例如达官贵人的后嗣,由于体弱,经常性的丢魂,所以大人便给孩子佩戴琢有殄文的玉碹,以杜绝丢魂现象的发生,直至孩子长大成人。当然,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大多是朝廷显贵,平常老百姓家弄不起那东西)”,在众阁教的传世秘籍《众阁秘录》与《茅山笔录》中对此均有详细描述,这也正是孟老鬼之所以能认出此为玉碹的原因。

而在唐朝后期,这种方法又被沿用到陪葬、祭祀等许多方面,甚至用在墓局与阵法上,有的高人甚至直接将死玉制为玉碹,将殄文或咒文琢于其内,将恶鬼畜牲封禁于其中,在刚刚得知这是块玉碹的时候,石三也曾有把玉切开看个究竟的想法,但出于安全考虑,孟老鬼还是没有这么做。

而以这块玉器的大小以及表面隐约的猰貐(又称为“窫窳”,古代传说中人面龙身的邪兽,喜食人)花纹来看,绝对不是给孩子戴着招魂用的,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孟老鬼还是选择观察。而此刻在得知这是一块“毒玉”后,便更是庆幸自己当初没受石三蛊惑把玉割开,否则不定会招来什么棘手的东西。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第181章 玉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