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美儿,其实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吧,从农村走出来,好不容易读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了工作,结了婚安了家,是村人羡慕的榜样。可是其中辛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婆家是城里人,丈夫陈发属于那种啃老一族,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勤工俭学的左美儿,被对方身上淳朴气息所吸引。而左美儿很希望在城里安家落户,她再也不想回到那个穷山僻壤的地方了,两人很快在一起。

先前陈发母亲还担心自己儿子吊儿郎当的不好娶媳妇,没想到很容易就有女人上门,她突然觉得那个女人太随便了,反正已经跟自己儿子上c了,自己送上门的,所以就开始各种挑刺。

陈发觉得母亲说的很对,也开始对左美儿就有些意见了。左美儿实在太想摆脱农村环境了,为了取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左美儿甚至将自己勤工俭学的钱都交给陈母。后来毕业了,两人结婚,就住婆家那座等着拆迁的破楼里。

刚开始左美儿对婆婆挑刺还能忍受,可是渐渐的就觉得自己在家里过得很憋屈,于是想出去租房子住,她想要回自己工资卡,陈母当然不给了,而且还说,她要是敢搬出去住,以后这里拆迁她一分钱也分不到。

左美儿一听,也是,虽然这房子只有几十平,但是拆迁费至少有几十万,还有安置费,以后加点钱就能买套大房子了。她一直都在上班工作,两年后生了个儿子。

自此,婆婆对她的态度才稍微改观,而左美儿也完全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她觉得这里的一切以后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家,所以每次回娘家都会大包小包的往自己家里搬。

去年拆迁款下来只够换一套安置房,虽然比以前房子款一些,条件好一些,可是对于他们现在来说根本不够。儿子长大肯定要准备一套房子的,而且以她婆婆的意思,还要让她生一胎,要让他们陈家人丁兴旺。

左美儿深觉有理。

她现在已经怀上了,去检查还是个双胞胎,一家人高兴坏了。可是紧接着就是钱的问题,陈发是个不做事游手好闲的主,陈母有退休工资,所有经济来源都是左美儿一个人工作。两次怀孕,意味着产假,哺r-u假等等一系列耽搁,公司领导已经对她有些意见了,现在社会上人才多得是,缺的是工作。

第1094章 夜深人静时,泪s-hi沾巾

左美儿已经几次跟哥哥诉苦自己在家里怎样辛苦,要照顾婆婆,伺候丈夫,上班,还要带孩子……

左全胜要照顾年迈nainai,只能在乡邻里做些散工,顺便照顾田地里的活,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几百块钱收入,还不带她隔三差五回来带几只土ji,红薯,花生黑桃等土产回去,所以左全胜也帮不了她多少。

其实作为一个女人,一个结了婚的女人,不管你是向着婆家还是娘家,人家都会有闲话说。向着婆家吧,人家肯定会说,瞧瞧,这就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心都向着外人的。若是向着自己娘家吧,婆家肯定不高兴,人家又会说,这是啥媳妇,连自己家都不顾了,天天还想着娘家,不仅婆婆有怨言,就连有几个丈夫是不介意自己老婆三天两头把家里东西往老丈人家搬的?

若是哪家媳妇这样做,那个家庭肯定掰,迟早的事。

都是一个理,女人不好做。一般来说娘都更心疼女儿,有条件的都会备上丰厚嫁妆,比如古代,甚至连锅碗瓢盆,用的凳子被子都要完全置办一套当嫁妆送到婆家,意思就是我女儿所有吃穿用都是自个儿的,不受你婆家的气。由此可见一斑。

更何况左美儿跟孟浩结婚,当时只有她自己挣的几千块钱…她想从哥哥这里那点去补贴家里用度,…总之,家长里短,越理越乱。

且说左美儿来了两次,将家里梓箐买给自己儿子的高档玩具nai米分衣服什么的大包小包往自己家里拎,说自己哥哥凭什么帮别人养儿子,这些东西放自己哥哥家里,肯定都是自己哥哥买的,自己为什么不能拿。

总之,就是看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她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老陈家的人,所有事情都顾着她陈家,其实这对于她自己和她的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顾家”的人。婆婆最喜欢这样的媳妇。

无可厚非,那本来就是她的家,她不向着自己的家,而事事顾着娘家。那样才真容易让家庭出现矛盾。

所以,梓箐在得知这件事情后,她并不想跟她多计较。

可是她却不可以污蔑自己是一个一心巴着她哥哥的带着拖油瓶的破鞋!

这完全就是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是可忍孰不可忍。

……

梓箐并不想跟这个小姑子纠缠下去,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吧。反正在左美儿和她的家人看来,她做的没错。

梓箐有钱,而且她的确从心底感激左全胜和老nainai给她的帮助,在她最艰难的近乎绝望的时候,自己在那么糟糕的状态下,对方却没有任何其他心思,没有任何嫌弃,更没有任何诋毁之类,真的难能可贵!

感激,并不意味着她会像这样的小姑子妥协。

话不说不明。把一切说开了,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村人其实先前在明里羡慕左全胜找到个富婆,暗地里还是会说他帮别人养儿子的话,而现在……他们发现这个左老大还真是有福气,这个女人比那些所谓黄花闺女纯粹多了,坦荡,磊落!

他们打心底的羡慕左全胜随便在路边上就


状态提示:第470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