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汉包裹在自以为是的小矜持里。她演得很含蓄,总是偷偷地瞧着卡罗尔,从柜台后,从桌子对面,从相机镜头里,从玻璃窗反光里,从副驾驶的侧面。

她就是那么纯洁地、迷恋地、清晰地望着卡罗尔。

克里斯汀在这里已经展现出了自己演技的蜕变,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暮光之城》起家的女孩谈不上演技可言。

她似乎并不愿意人们对她这样的看法,所以她在《暮光之城》之后一头扎进独立电影圈去磨练演技,并且2年后她就会成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拿到凯撒奖的女演员。

《盐的代价》的作者海史密斯女士,在某一日收到了伊娃拿来的一份电影某些片段的试阅剪辑。

海史密斯女士没想到伊娃还会这么贴心,事实上她确实一直非常担心电影拍的如何了拍的好不不好,会不会搞砸她的作品。

之前选择韦恩斯坦也就是为了一个品质保证而已,现在换做伊娃,也无非是为了品质保证。

而伊娃寄来的dvd显然打消了她的疑虑,于是她很快就看了,虽然只是一些试阅的片段。

很显然,这部电影贯穿了伊娃一贯担并且是那种复古禁欲的50年代风格。

五十年代的纽约,低饱和的红绿色调,大萧条之后的美国街头,圣诞节前夕异常的寒冷,一种略带绝望氛围的开场。

伊娃使用的是胶片摄影,而且是很老派的那种胶片摄影,这种做法会让很多新潮导演嗤之以鼻,但是也会让很多老派导演欢欣鼓舞。这就是胶片拍摄和数字拍摄永远无法休止的战争。

伊娃不在意这些,她一般是什么合适就用什么。

这部《卡罗尔》采用胶片拍摄的好处就是作品呈现一种复古的滤镜,看上去有几十年前老旧印刷品的粗糙感,和影片中车窗上布满的雨点镜头,一起构建了一种极端不稳定又冷冷沸腾的画面,仿佛人物时刻处在一个阴郁却要爆发的鼓点。

但是从开始观看的第一个镜头开始,海史密斯就有一种很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且在之后也始终围绕了她。

那就是,这部电影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是以特瑞斯为视角进行的一场特瑞斯的生活和爱情纪录,但是你可以赤果果地从片中感受到卡罗尔强大的存在感和个人魅力。

所有人都会爱上卡罗尔,所有人。

一开始,卡罗尔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却也不是不沾凡间烟火。

卡罗尔和特瑞斯进行第一场午餐的时候,卡罗尔在询问特瑞斯是否愿意去她家,她用了一些肢体语言,头微微摆动,手指夹着烟在晃动,眼睛甚至看向了别处。

直到问完才看向特瑞斯,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撩了,明显可以感觉到我们高高在上的女王面对自己心动的人,内心其实也是很忐忑的,只是表面装的风轻云淡。

所以这段关系的可贵,在于跨越了年龄和阶级的心动。

她们之间最大的阻碍是女儿的抚养权,为此卡罗尔不能是同性恋,这在当时社会被认可是不道德的关系。

最后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她放弃了抚养权,其实卡罗尔最后并非是选择了特瑞斯放弃了女儿,她只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卡罗尔这个人的转变和选择,正是一种女性的自我觉醒和反抗意识,她选择坦然承认自己的身份和爱人。

查理兹塞隆炸裂的演技和伊娃近乎迷恋一般的拍摄,把这个名为卡罗尔的女人拍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点。

伊娃显然是非常迷恋卡罗尔这个女人的,从她所有给与她的镜头上就能看出。

连导演个人都无法拒绝这个名为卡罗尔的女人,更何况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女人和影片中的特瑞斯呢

海史密斯女士忽然有那么一些些的放心了,无他,因为她认为伊娃科迪给她带来了最好的卡罗尔。

除此之外,伊娃的这部片子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同性恋电影,导演有自己的思想和觉悟在里面。

她没有在影片里套入激动的反抗和宣言,只是用两个女人之间静悄悄的爱情,表达了当时社会给女性开的一张空头支票。

50年代美国女性已经有了选举权了,但是为什么还是生活在如此压抑的社会中?

对那个年代的女性来说,自由是看得见却摸不着,她们依然在社会限制的眼光中周身不得动弹。

频繁出现的玻璃窗意象,则是伊娃用艺术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海史密斯只看了一些试阅的镜头,就已经从这部电影里读出了许多思绪,或许也是因为她是本书的作者,所以更理解。

但是这真的是一部看起来会很精致和漂亮的电影,优雅的主角,低饱和的复古色调,灵魂中带着呐喊的反抗与觉醒。

特别是卡罗尔,她根本就是这部电影所有的灵魂所在!

这个女人会把这部电影拔高许多个层次,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这个女人而存在的。

伊娃在dvd里附上了一张卡片,里面写到:“海史密斯女士,谢谢你写出了如此令人着迷的一位女士。”

“我用近乎迷恋的镜头拍完了卡罗尔的戏份,我敢保证如果她是真的存在,我愿意现在就奔赴她的面前。”

海史密斯当然很受用这样的赞美,但是此刻她还是想回问伊娃一句。

“请问这些大量的、密集的、裸-露的、几乎已经没有尺度可言的床-戏,是怎么一回事?”

这简直无不让她惊叹,


状态提示:第147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