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打定主意要阳奉阴违,闻言满意地扬了扬唇角,也懒得叫下人进来了,直接爬起身来凑到桌前,一下吹灭了灯盏,叫室内陷入一片黑暗。

对他不再纠缠的爽快,燕清不由得微微讶异,却明智地不开口说话,而是闭上眼睛,一边在心中背诵清心咒,一边保持着入定般一动不动,等着不合时宜硬起的下身尽快消了。

在落针可闻的沉寂中,默然许久的吕布倏然就开口说话了,一下将燕清给吓出一身冷汗,倒是让他在惊悸之余软了下来:“再有需四下奔走之事,重光切莫先行后报。”

燕清强自镇定一会儿,才叫喉头停止了细微的发颤,淡定道:“重光记下了,定不会再自作主张。”

他以为吕布旧事重提是要敲打自己几句,不想接下来对方语出惊人:“凡事需遵循一定之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重光身为谋主,为劳心之首,留在布身边出谋划策,让下属各司其职,便可高枕无忧,何须事必躬亲?如此一来,既乱了秩序,也养成他人惰性,还叫你太过劳累。”

燕清怔了一怔,温声应道:“主公所言甚是,清记下了。”

吕布的话自是极有道理的,甚至与劝解诸葛亮别诸事劳心劳力的杨颙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且在这一点上,吕布就看得狠而准,做得也极其明智了。

黄巾军远道而来,又无法速战速决,粮草吃紧,军机懈散,挨了迎头痛击后,除了撤退休整、卷土重来外拿不出别的有效应对,最后必败无疑。

吕布看穿了黄巾的致命弱点,并不把这看着声势浩大的贼众放在心上,倒有意把他们当成一块磨刀石,拿来锻炼麾下能将,就像只差资历和战功晋升的赵云徐晃等人。

身为主公的吕布要是亲自征伐,一来不过是锦上添花,二来难逃跟部下争功之嫌,三来自己也费时费力,还不如稳坐本营,等捷报传来再进行封赏,要来得两全其美。

想通一直无意忽略掉的这点后,燕清心里是既震惊又欣慰。不亏是自小被传“天资聪颖,一点就通”的吕布,虽长歪了一些,可光这无师自通的驭下手段,就是他望尘莫及的。

吕布基于自己的做法给出了提议,可燕清的真实情况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最明白,与诸葛亮是因蜀国无能人可用才不得不事无巨细地自下决定还有所不同,结果倒是殊途同归:都是明知良言,无奈听不得劝。

要是燕清真有料敌先机,纵观全局,知人善用的本领,他或许就会听从吕布劝告,不去日日劳碌,专心致志地辅佐主公一人即可。

然并非是他要妄自菲薄,而的的确确是虚有其表,所拥有的一切优势看着辉煌灿烂,却都是具备时效性的,等历史走向被改变得七七八八了,他能派上用场的地方也就不大了,充其量是管理书院,和蔡邕一起在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一下余热。


状态提示:第81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