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虐心耽美 > 武大郎新传 > 第413章 集结重兵
,他就有了再建立一个辽国的保障!

所以,务必要万无一失!

乱军的暂停,倒是也给武松赢得了集结各路兵马的时间,武松也没有贪多,他知道,自己任下这五路各州府的兵马,出了自己的青州大营,其他各处的军将素质还不如禁军,如果良莠不齐的集结个十万大军,那打起来各种不稳定因素太多了。

所以,花荣朱武等人带着青州兵过来后,武松第一时间和他们商议制定出了一套硬性的调兵指标,对身高,体重,年龄,背景都有严格的范围标准,各州府兵马总管按照指标筛选兵丁到太原府集结。

战时军令,不得有误,违者军法伺候!

在武松打了敷衍派兵的刑州兵马总管五十军杖后,各路再也不敢敷衍了事,只三天便严格按照标准把兵给凑齐了。

三天时间,五路合计近二十万州府营兵,符合武松硬性标准的只有两万人!这也难怪,大宋的州府营兵其实就是难民安置院,或者老兵养老院,能抽调出这些已经不错了。

两万精兵集结,汴京的禁军天武营也已经抵达太原府,大宋禁军天武营清一色的都是长枪手,乃是太祖时期亲自建立的,教授的都是太祖赵匡胤他老人家的一身好本事,属于后世军中的光荣连或者先进团……

这些长枪兵的素质在禁军中要高一些,带队的御营使不是别人,正是汤隆的大表哥,原梁山三十六天罡之天佑星——金枪手徐宁!

武松之前是不认识徐宁的,不过林冲认识他,和他关系还不错,有了这个关系在,武松用起这两万禁军便无隔阂了。

两万各路精兵,两万禁军,再加上武松本部一万两千兵马,现在他手中足足有五万两千大军,可与乱军一战了! 夏日炎炎,河北平原大地一片绿意盎然,除了树木花草,就是成片田野里面过膝的小麦苗了。

很快就要进入六月,到时候就是小麦收割的时节,去年辽人的一场顺风大火,让河北诸路百姓损失惨重,好在有青州武大官人带头,大宋各地富豪商人纷纷募捐,再加上朝廷的赈灾,河北百姓们总算有了充足的过冬口粮,和小麦种子。

这次河北又突遭乱军祸害,百姓们自然是苦不堪言,这就是边境百姓们的日子,十年中有两年安生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乱军之前虽然在河北到处烧杀抢掠,不过对于田里的麦子,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丝毫的破坏,如今乱军得了大宋两座重城后,更是立了军法严谨任何人践踏麦苗。

就像保护自家东西一样。

事实上,河北大地的这些小麦苗,对于乱军的意义非凡,河北自古就是中国的产粮大省,光真定府河间两府一个季的小麦,就足够乱军吃一年多的,眼下乱军如果趁机打下太原府,那么这三府串联,大半个河北地都被他们收入囊中,其中的小麦量更是会翻倍!

如此,他们也就真正有底气和宋军打消耗战了。

而河北大地上的这些小麦,对于宋军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倘若宋军不能在小麦成熟之前平乱,那么到时候就算乱军打不下太原府,光真定河间两府地界的小麦就足够乱军再扩充一倍的军力的。

北边辽国被金国打的抱头鼠窜,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土地已经丢了大半,而金人刚刚从野蛮部落跳跃到封建体制内,虽然完颜阿骨打是一代奇才,可他的族人们却极其野蛮,每抢占一片辽国土地,必然会各种屠戮欺辱辽国百姓,所以很多辽国难民都逃到了乱军那里。

乱军的兵力如今已经扩充到了上限,由原来的勉强三万人,现在已经扩充到了六万有余,还有很多辽难民想要加入乱军,只是因为粮草不足,才限制了其军队规模。

一个月,还有一个月时间小麦就要成熟,宋军必须速战速决!

对于乱军来说也一样,只有一个月时间,他们必须纠结重兵打下太原府,如此不仅又能得一大批粮草,等收了麦子后,他们的兵力就能扩充到十万大军!

————

又过了几日,五万大军整合编制完毕,都是从各处抽调的强兵,虽然士兵彼此生疏了点,却没有原来在军营里的那种复杂关系,刚好有利于武松重新编制整合。武松这边将士兵整合完毕,那边的耶律达葛里已经亲率六万大军压近太原府了!

得到这个战报,武松不禁眯了眯眼睛,耶律达葛里这次倾巢而出,后方真定河间两府肯定空虚了,一旦被偷袭很容易就会被攻破,不过武松也知道,此时大军压城,若是再分兵去攻乱军后方两城,那太原府必失,说不定到时候偷袭不力,被乱军返身回杀就陪了夫人又折兵了!

耶律达葛里不愧是曾经的辽国头号主帅之一,难怪当时能与金人势均力敌,光这份连舍两城的气魄就难有人能比及……只可惜,辽国有个热衷搞内乱的萧奉先和一个比宋皇帝更昏庸的君主,不然金人现在倒不至于那么肆无忌惮的碾压辽国

更可惜的是,耶律达葛里这次在宋境遇到的对手是武松。

沉稳如武松,他是决计不会上耶律达葛里的当的!

乱军在距离太原城十里地的时候,武松一声令下,五万宋军出城列阵,列阵时候,士兵脚步如密集的鼓点,每一次人员集结就会扬起一阵尘土,每一块区域的士兵准备就位后,骁骑将大声确认一声后,即是无数士兵的一道整齐震天的呐喊声。

“盾牌兵就位!”

“杀!!”

状态提示:第413章 集结重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