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的项目都没有必要去经营什么人脉,但是从锦湖在建邺的整体布局上,又必须有所经营。世纪锦湖就简单多了,无论是餐饮娱乐还是地产开发,对地方行政资源的依赖性非常的大,没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世纪锦湖就很难在建邺立足。

像叶家、孙尚义家在建邺都有不错的人脉,但是这些人脉是分散的,不能有效的形成一个圈子,影响力就大大的给削弱了。这方面的工作,小叔张知非就一直在做,也不是说除了罗君、王维均之外,就再没有支持的声音了。

这也是张恪不会对世纪锦湖袖手旁观的原因之一,在建邺围绕世纪锦湖建立广泛的人脉圈子相对要容易得多。世纪锦湖是锦湖体系的重要补充,虽然张恪坚持不对世纪锦湖持股,由于小叔与许思的缘故,张恪也没有必要再直接对世纪锦湖持股了。

财富不是简单的数值游戏,只能保证一定的影响力,还需要坚持为锦湖账户上多增加一亿或两亿的数字增涨吗?

“罗君想要什么,除了王维均之外,市委常委里肯定还会有人知道,”张恪没有直接否定小叔的建议,又说道,“又到年底了,各地一年的经济统计数字也会很快出台,小叔能不能找个报社,先写一些这预测方面的文章……”

“不错,这方面的文章要好好的夸一下罗君领导有方,”邵至刚明白张恪想做什么,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出口企业受挫严重,大量销往国际市场的商品转销国内,已经有通货紧缩的趋势,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最关键的经济数据,投资额增涨很多地区今年都极可能是负数。对于那些投资零增涨甚至负增涨的城市,建邺市的经济建设成就熠熠生辉,这些当然要归到罗君的正确领导之下名下,邵至刚又问道,“是不是还要将明年的经济状况预测得更严重一些?电视媒体也可以造势。”

支持世纪锦湖实施这个计划,明年就可以为建邺房地产业直接增加六到八亿的投资,在投资增涨很可能随时由于亚洲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停止的情况,每一个像世纪锦湖这样的大规模投资,就显得尤其珍惜。

第719章 冲锋陷阵

罗君可能会将建邺当成仕途上的一个跳板,王维均却没有罗君这么轻松。

王维均几乎是最快的速度走到建邺市常委副市长的职位上,期间还有两次超常的提拔;他当然不会甘心就此停滞下来。王维均要想在仕途上有所突破,调去相对重要的地级市做一把手积累政绩也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些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另外一条路,就是在建邺市扎扎实实的打下根基,在建邺就跨出仕途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些也决定王维均与罗君两人对锦湖的支持态度有微妙的不同。

罗君支持锦湖,也怕锦湖手伸得太长,最终难以驾驭,但是他真正要支持锦湖某个项目时,又会没有什么顾忌。这种做法,爽利是爽利了,但是对锦湖在建邺的发展却未必是最合适的,甚至会让罗君仕途上的竞争对手将怨恨迁怒锦湖的身上去。这种对锦湖不利的影响,罗君心里也清楚的很,他却不关心这些。

王维均支持锦湖,则希望锦湖能真正的在建邺扎下根,日后好互为援应,好相互间锦上添花。

离开市委大楼,王维均坐车回新浦。

高新区行政机构都在新浦,坐车到穿过拥堵的市中心与小江大桥,少说也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赶到新浦,新的行政机构是要尽快迁到燕归湖东岸。

坐在车上,王维均在细思燕归湖东岸的副城市中心建设问题。

虽然市规划局对燕归湖东岸建设新的副城市中心做出大体的规划,但是目前建邺市里的房地产开发情况,王维均心里也有数,大家都盯着市中心零星的繁华地段或者旧城改造项目。多是几十亩、上百亩的面积,而且都是单一的产品,要么是商业建筑,要么是办公楼,要是住宅。新规划出来的燕归湖东岸副城市中心,要是按照旧的模式去运作,差不多要分拆成一两百个单一的项目。等一两百个项目参差不齐的建成之后,燕归湖副城市中心也就建起来了。只是不晓得要拖上多久。

世纪锦湖提出的大面积、大规模的多层次综合开发模式,再配合其他一些中等规模的开发项目,燕归湖副城市中心最快只需要四五年就能初成规模。

每个人的政治黄金时期都极为有限,时间是每一个在仕途上有野心的官员都不敢随意浪费的东西。

王维均能清楚知道罗君对世纪锦湖这个计划动心了,没有明确表态,只是顾忌到常委成员可能会有比较激烈的反对声音,但是罗君会一一掐灭这些反对者的声音。

王维均倒是考虑到罗君肆无忌惮的做法会再次让反对者将矛头指向世纪锦湖,指向幕后的锦湖。

从世纪锦湖的角度来说。只要成功的实施了这个开发计划,就可能一步挤入国内一流的地产集团行列,就算有再多的阻力与质疑,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去做。王维均一向将世纪锦湖看成锦湖的利益关联体,也就没有额外的去考虑锦湖的利益。

能不能换一种比较缓和的模式?王维均坐在车里在考虑这个问题。

小江大桥上有辆皮卡与桑塔纳发生擦挂,将桥面堵得严严实实,发生这种情况,没有大半个小时,交通疏导不了。王维均当然可让高新区再派车到大桥对面接他,这时候倒是不急。坐在车里,可以静心地考虑一些


状态提示:第 194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