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与这个钢铁基地直接依赖东山深水大港建在新亭,每吨钢成本要差三百到五百元——这里面的成本要差多少,算这笔账,就知道有没有必要推动东山岛建港工程了……”

千万吨级的钢铁产业基地啊,蒙学庆没有想到东山岛建港工程背后还藏着这么个庞大计划,以一千万吨钢铁产能计划,东山岛建港仅在运输成本上每年就能帮这个钢铁产业基地直接节约三十亿到五十亿元——真是恐怖到极点的一个数字。

锦湖商事此时对东山钢铁厂注资,就是为了从东联钢铁收购东山钢铁厂在新亭投资打造超大型钢铁产业基地时对东联钢铁持股,哪怕对东联钢铁只持股20%,只要推动东山岛建港完成,每年也能间接享受六到十亿元运输成本节约的利益;更何况,只要小江流域的经济持续发展,东山岛建港后,港口码头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收益。

关键是要在背后推动这些项目的实施,该需要何等巨大的能量啊?东山岛建港基建预算就要超过二十五亿美元,蒙学庆对经济也一定的研究,心想默算千万吨级的钢铁产业基地的投资少说也要三四十亿美元的投资吧。

难怪窦唯涛、陶书艺、田牟东这些官员跟吃了c药似的……

第931章 升两级

刘闻涛与严家的关系,张恪托叶建斌早在十月之前就探听清楚了。

无论是刘闻涛到海州担任市委书记,还是新科王的整合,都若隐若现的出现了严文介与宏信建设的身影,张恪当然能猜到严文介涉足海州是在打什么主意。

所谓无利不起早,严文介混迹商海这些年,成就斐然,也不可能吃饱了撑着、无怨无故的来挑畔锦湖,他应该是看中锦城地产旗下二十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

锦城地产此时的控制权在谢汉明、谢剑南父子以及精典地产、嘉信地产三家手里,严文介应该已经解决精典地产与谢氏父子两边的麻烦了,而新科王的整合,葛明信父子的表现又是如此的软弱,在锦城地产利益上的让步几乎是可能肯定的。

宏信地产将从锦城地产上获得多大的利益?这一点也不难预估,当时正泰、精典与嘉信三家从赵锦荣手里夺来锦城地产花费才不到六亿元的代价,加上这两个年的投入,总投资也绝不超过八亿,但是那片商业地产的价值少说也在十八亿之上,并且未来增值的空间广阔——毕竟位于海州的核心商贸区域,而且海州市当前的经济活跃程度又是国内少有。

这年头有胆子抢银行的再奢望也不过图千而八百万的惊险之财,近十个亿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了。

这些年,锦湖挣钱容易,有了钱腰杆子就挺直了,甚至不愿意直接趟房地产这块浑水,但是在九八年,国内的企业虽然都在稳步的发展,但是全国上下每年能有超十亿利润的企业,包括超大型的央企在内,即使十个手指头数不过来,加上脚趾头肯定够用了。

十亿利润让严文介跳出来咬张恪一口都有可能。即使海州看上去给锦湖经营成铁板一块,又有省里罩着,严文介想借刘闻涛硬生生的撬开海州、撬开海州的一道缝隙实在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关键还在于十亿利益太诱人。

比起未来东山港以及围绕东山港而产生的巨大利益,此时的锦城地产未必太不够看了,在存在利益的地方,就存在利益争夺,越是巨大的利益,争夺的越是波澜汹涌。

在中国,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因人成事的,虽然锦湖此时在江南省有徐学平、有唐学谦能控制局势、又绝对值得信赖的人,但是徐学平、唐学谦属于高端路线;高端路线容易被架空不说,一纸调令就能轻易将这个高端路线的基础瞬间坍塌。

锦湖商事要编织蓝色海洋通道的利益网,新亭将是最重要的一处基地,锦湖在东山港上的直接利益至少要维持三十年(港口投资有三十年的经营期限),间接利益可以说只要东山港存在就要永久的维持下去,要维持这些,需要的基础就要比简单的高端路线更扎实、更深入。

工程建设期会很漫长。仅东山岛建港一期工程。少说也要三五年才能建成。以及接下来的钢铁产业基地、造船产业基地。牵涉到的地方利益会非常的复杂。

唐学谦明天从北京到金山、后天就正式上任。他到江南后就将正将代表省里负责东山岛建港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的统筹协调。保证江南省内以及国内内河与海运航线与东山港无缝衔接。还要在新亭投资建机场。可以说一上任就要肩负起重担。而且重任的重点都在新亭。就需要在新亭有个知根知底能够信赖的人。

也不是不能信任窦唯涛、陶书艺等人。但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未必能让窦唯涛、陶书艺等人安心——这官场之上本来就没有毫无保留的信任一事。用个人。并且用对人。好处是多方面的。

张恪在车里。将一些情况跟蒙学庆略加解释。很快到东山钢铁厂。蒙学庆无法自持身份袖手站在一边等着签字仪式的举行。他下车后就要赶过去帮着张罗。

张恪与杜飞、蒙乐他们走在后面。也没有说非常严肃的对待遇这签字仪式——要上主席台露脸的是叶建斌。

“我爸在新亭只能算是条小得不能再小的鱼。能帮锦湖做什么事情?”蒙乐见旁边没有其他人。直接问张恪。“好些人在官场磋砣一辈子。可能在临退休前混个正科待遇。我都怀疑我爸是这种小人物……”


状态提示:第 254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