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别这样,您别吓我啊。

元春道:娘娘?我算是哪门子的娘娘?自以为做到了贵妃,也算是熬出头来了,可是你瞧瞧,人家当我是奴才呢,我自称一句表嫂子,倒是哪里惹到了她?做我的亲戚是这么丢人的事么?

抱琴劝道:娘娘,孔姑娘是和惠大长公主的孙女,您是陛下的妃子,若是从林侯爷那里论辈分,确实不大妥当。

贵妃也只是妾而已,确实没有从一个妃子那儿论辈分的道理。

元春冷笑道:看吧,我熬了这么些年,也不过一个妾字。

她出生时,荣国公贾代善尚在,作为嫡亲的孙女,自幼是恩宠有加,谁知素来疼爱她的祖母和母亲却能狠心叫她进宫来,做的是女官,说起来还不就是个奴才?给皇后磨墨扑纸洗笔,她自认文采要比皇后高出一等,可又有什么办法?

好不容易攀上了华太妃,封了贵妃,却终于明白,自己这个贵妃与华太妃的太贵妃并不相同。华太妃深得老圣人的宠爱,连太后都得让她三分,生怕惹了太上皇不高兴。太上皇更是打破了皇后在不封皇贵妃的旧例,封华太妃为皇贵妃,若非御史们闹得太厉害,只怕是要封华家做承恩侯的。而她呢,莫说皇后,便是在吴贵妃面前也时常觉得抬不起头来吴贵妃之父是正四品,比贾政高出那么一头来,且吴贵妃是大选时被皇太后赐给了陛下,跟着陛下一路从王府走到了宫里,从一个庶妃做到了如今的贵妃,人家可没在皇后宫里当过奴才!

更不用说,如今华太妃因为替她说话的缘故在太上皇那里讨了个没趣,也懒得来管她的事情了。

虽说从她论辈分确实不妥当,可是听听那孔静娴是如何说的?

我早些年的时候,也曾随着祖母进宫给皇后娘娘请安,那时候觉得娘娘宫里有个研磨的宫女生得不错,果然是有个造化的。只是太后娘娘也劝劝陛下,喜欢就喜欢了,别拿出来见客才是,谁家有这个规矩呢,皇家的规矩是要万民敬仰的,一个奴才,抬举抬举也就是了,放到台面上给人看,不妥当。

那时候宫妃们都在,皇后抿唇一笑,给太后告罪这个奴才是打她宫里出来的,她给丈夫找了个这么人,自然得要告罪的。太后娘娘斜得意地瞧了一眼华太妃,把孔静娴拉过来笑道:什么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的,太上皇前儿不是说了么?叫咱们舅爷爷舅奶奶也很妥当。

偏偏最重规矩礼仪的和惠大长公主在一旁,见着自己孙女侮辱贵妃,居然不斥不怒,转而只对太后道:皇嫂恕罪,我这孙女啊,打小被她爹给教坏了。她爹同她说,宁拜寒家妻,莫尊贵家妾,这孩子脑子死板,把这规矩拿到皇家来说了,是该打呢,看我回去告诉她娘去。

太后道:妹妹这话可是在埋汰我呢!孔家是什么人家?你们家的姑娘的规矩,才是真真的一等一的。皇家哪有多少亲戚,就什么人都敢攀了。景宁说的是实话。你也别老是罚她,多好的孩子,咱们家的公主们,也得多跟她接触接触,学点规矩才是。

华太妃被那句皇家哪有多少亲戚,就什么人都敢攀了给气着了,去找着太上皇一通哭,谁知道晚了一步,和惠大长公主先一步上了眼药。

皇兄,父皇把我嫁进孔家,为的是什么,皇兄知道么?

因为这个王朝根基尚浅,太祖出身低微,起于弱势,争权过程中用的手段又略不能书于史,叫不少人寒了心,天下文人心里皆是疙瘩。

我听不少人在议论,说咱们皇家到底有些外族血统您先别气,我今儿个去给皇嫂请安,瞧见皇贵妃一身明黄,和皇嫂、皇后的用度一模一样,皇兄您告诉我,是也不是?

太上皇老脸一阵通红,和惠与太后的关系倒没有多亲密,不过也从不曾结过梁子,帮过自己大忙的妹妹如此一通问,话里话外说他宠妾灭妻,他如何不恼?

可是恼了却没办法对和惠发作,人是自己的皇妹,对自己登上大位有过大功劳,便不提过去,她如今是孔家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